查看原文
其他

半个世纪没再登上月球,有蹊跷?

Noodles 万达电影生活 2022-05-11


本文作者是小万家族的@Noodles

天下的影虫,都从蚀蛀全世界的电影开始



50年前的今天,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首次实现月球着陆。

 

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走出舱门,在月球表面留下人类第一个脚印的同时,也说出了那句著名的——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此后几年里,美国又陆续开展了6次登月计划,除了阿波罗13号出现爆炸事故之外,其余5次均告成功。


时间来到1972年,当阿波罗17号飞船实现第6次载人登月后,这个举世瞩目的太空计划突然宣布暂停了。



然而谁也没想到,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人类再也没能踏上月球

 

由于今年刚好是五十周年纪念,所以登月话题难免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比如美国在年初推出了一部高口碑纪录片《阿波罗11号》(豆瓣8.7),以登月为题材的苹果首部自制剧《为了全人类》也会在今年上线。



再加上去年底高司令主演的《登月第一人》,可见,人类的“登月”情结并没有随着漫长时间的流逝而消退。

 

其实,不管是在1969年首次成功登月之后,还是在只能遥看无垠星空的从前,人类对月亮的想象从未停止,电影就是最生动的形式。



被称为史上第一部科幻片的《月球旅行记》(1902)便是关于人类登月的浪漫幻想曲;

 

后来的《月里嫦娥》(1929)《登陆月球》(1950)《最先登上月球的人》(1964)等经典科幻片继续满足观众对这颗寂静星球的遐想。



1968年,也就是在阿波罗11号飞抵月球的前一年,《2001太空漫游》以接近科学纪录片的风格展现了宇航员的登月场面。


月球上伫立着的那块神秘黑石,无形中预示着人类幻想即将实现。



1972年之后人类不再与月球亲密接触这一现实相反的是,人类对月球、对登月的更多想象在电影中继续释放,其中不乏一些脑洞大开的作品。

 

所以接下来,让我们看看电影里都有哪些关于月球和登月的奇思妙想吧。



类型嫁接,脑筋急转弯



持续11年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以及1969~1972年间的6次成功登月,无疑为电影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题材。

 


最典型的是1995年汤姆·汉克斯主演的《阿波罗13号》,取材自阿波罗13号爆炸事故,走真实事件改编+纪实还原+美式主旋律的路子。

 

邓肯·琼斯的《月球》(2009)以冷峻科幻风将月球表现为一座巨大牢笼,触及到了关于人与存在的哲学反思。

 


但还有一些电影人选择了轻装上阵——咱不搞那么深沉的,玩点混搭吧!

 

2005年,一个26岁的芬兰小伙儿和他的朋友想出了一个疯狂的点子:既然网上有那么多关于纳粹UFO的传言,那干脆就把月球设计为纳粹秘密基地。


视频来自网络,仅供观看不确保真实性

 

三年后,这群年轻的影迷将他们制作的首款先导预告带到了戛纳电影节上。


预告片以抒情的旋律为背景音乐,讲述了纳粹残余在1945年战败后乘坐飞碟来到了月球,并在月球背面建立基地,蓄积力量准备反攻地球。



这段视频很快吸引了多个电影公司的注意,导演还建了一个网站用于粉丝众筹(享有分红),众多的极客们也参与了影片的特效制作。


到了2012年,这部名为《钢铁苍穹》的科幻独立电影终于问世了。



电影延续了先导预告片的概念设定,2018年,美国政府重启登月计划并命名为“自由号”。

 

此次登月的任务是寻找超级能源氦-3,可是宇航员却在那里竟发现了庞大的人工基地,接着,一个头戴面具的纳粹士兵出现并干掉了其中一名宇航员……



《钢铁苍穹》的开篇很让人惊艳,后段更有纳粹大军开动飞艇、飞碟、蒸汽朋克感的大型飞船进攻地球的大场面;

 


整个氛围颇有复古的德国工业感,同时还顺带玩了一把黑色幽默,嘲讽了一波美国总统选举和国际政治,影片基调轻松,完全可以当作一部黑色风格的B级科幻喜剧。

 


独立小制作打起月球的主意,超级大片也不例外。

 

《钢铁苍穹》前一年,“卖拷贝”的《变形金刚3》就将月球虚构为塞伯坦飞船的坠毁地。


月面撞击信号被人类监测到,由此引发了美苏之间的太空争霸,所以阿波罗11号登月的真实目的就被改写为寻找外星飞船残骸

 


影片的副标题为“Dark of the Moon”,正是取的月球背面之意。因为我们永远无法在地球上看到月球的背面,黑暗、神秘,这也是吸引人类登月探索的一大动力。

 

还有一类混搭,是将登月与恐怖片进行嫁接,连接二者的桥梁是既经济又实用的伪纪录风格。

 

2011年的《阿波罗18号》就是一部月球版的《异形》



前面提到“阿波罗”计划在1972年已经暂停,阿波罗17号是官方资料中的最后一次成功登月。

 

这部电影则讲述几个NASA工作人员无意间发现了尘封三十年的一卷录像带,这份绝密档案资料显示,被外界认为已被叫停的阿波罗18号其实在1974年秘密进行了一场登月

 


三名宇航员不仅在那里发现了被遗弃的苏联登月飞船与苏联宇航员尸体,还在那里遭遇了不明生物。

 

与《女巫布莱尔》《鬼影实录》等一样,《阿波罗18号》用伪纪录恐怖片形式虚构了阿波罗18号登探月球过程,用手持晃动、即时反应的画面煞有介事地营造现场感。



片中的不明生物并非什么外星人或大型怪物,而是一种外表伪装成月球岩石的神秘生物,并且如异形幼体一样需要寄宿在生物体内。



这个设计十分有恶趣味,要知道,阿波罗登月飞船曾带回大量的月岩与土壤赠予各国,所以这意味着……地球已经被月球生物潜伏了。

 

 

登月造假?阴谋论也得玩出花



关于阿波罗11号登月造假的疑问,坊间早已传了几十年。

 

因为大部分人都好奇,既然1969年时人类就有能力登上月亮,那为何阿波罗计划被突然叫停并且此后绝口不提了呢?


1969年登月画面


其中最主要的一个观点是,当时的美国并不具备在197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的技术条件,但是出于美苏冷战和太空竞赛的目的而在摄影棚里伪造了登月画面

 

这么具有争议性和讨论性的阴谋论话题,当然少不了被电影人拿来发挥。



早在1971年的《007之金刚钻》里就对此做出了影射。片中邦德在逃脱追捕时穿过了一个电影布景,穿着宇航服的演员正在布景前表演登月场面。


《小黄人大眼萌》(2015)里也搬演了这个场景,一大队小黄人热热闹闹地穿过了布景,旁边导演还喊了一声“卡”。



以上两部还只是在单一场景里揶揄了登月造假,而《雪崩行动》(2016)则是用整部电影一本正经地“还原”了这个阴谋论。



《雪崩行动》讲述两个加入NASA的年轻人在意识到当时的美国根本没法在1969年实现载人登月的“事实”后,突发奇想选择用拍电影的方式伪造一段登月画面。

 


他们到各地去选择与月球地标相似的场地、自己穿上宇航服模拟无重力状态,甚至跑去英国向当时正在拍摄《2001太空漫游》月球戏份的大导演库布里克偷师前投影技术。


 

随后他们在摄影棚里,用前PS时代的各种手工物理特效手法让每个画面看起来更真实,包括怎么处理头盔反射面、怎么处理国旗,总之,细节还原十分开眼界。

 


最终,这两个年轻人的创意成果真的被NASA选用了,但同时他们也卷入了另一场阴谋论中。

 

与《钢铁苍穹》一样,《雪崩行动》也是由一位超级迷影的年轻人自编自导自演,形式上为伪纪录+复古风,看完后你会被他们的激情和创意所折服。


影片导演/编剧/主演马特·约翰逊

 

如果大家还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可以再看一部法国闹剧《月行者》(2015),同样讲如何拍摄登月造假画面,并且再次cue了库布里克和他的《2001太空漫游》。




关于脑洞大开的登月电影就暂时聊到这,对小万提到的这两大类电影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趁着周末刷上一两部。

 

电影里可以对登月展开无止尽的想象,也希望在现实世界中,人类可以早日重返月球。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Noodles往期文章】

点击即可阅读


现在韩国最火的男演员,是这位萌大叔


小龙女消失的那九年,到底经历了什么


漫威简直就是这类演员的收割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